New Math Movement

"新數"運動指20世紀50年代興起的一場數學教育改革運動.
"新數"運動〈New Math Movement〉的歷史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以電子計算機出現為標誌的新技術革命迅猛推進,無論是技術工人的培養還是人們日常生活的交往都要求數學素養的提高,而數學本身的巨大發展也使學校數學顯得陳舊,因此,50年代初在歐洲和美國就有人主張徹底改革數學教育。

1957年10月4日,蘇聯將第一顆人造衛星送入地球軌道,這標誌著美國失去了空間技術的領導權,因此引起了美國朝野的震驚,美國政府認為主要原因是中學數理教育落後,人們指出中學裡的數學基本上仍然是三百年以前的內容,必須用"新數"來替代這些過時了的舊數。1958年以後,美國相繼建立了規模宏大的"學校數學研究組"(SMSG)﹑"中學數學課程改進研究組"(SSMCIS),分別編寫出整套"新數"教材。美國國家科學院召集35位高層科學家,在伍茲霍爾舉行會議,由心理學家布魯納(J.S.Bruner)擔任主席,全面研究了中小學數理學科的改革工作。美國的行動也立即得到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響應。法國布爾巴基(Bourbaki)學派領袖狄多內(J.Dieudorme〉鼓吹"新數"甚力。1959年,歐洲經濟共同體(OECD)成立了"科技人才組織"(OSTP),編寫出"中學數學教育現代化大綱"。1960年,日本數學教育會(JSMU召開全國數學教育研究大會,提出數學教育現代化問題。1961年,英國劍橋大學等一批學者和教師成立"學校數學設計組"(SMP),著手編寫風格迥異的SMP課本。蘇聯也于1965年成立了以柯爾莫戈洛夫(A.H.kaJIMoropOB〉為首的委員會,制訂新的數學教學大綱,然後根據新大綱編寫的課本終於逐步全面取代了使用達半個多世紀之久的基雪遼夫課本。其他如非洲﹑拉丁美洲﹑東南亞地區也都成立地區性的機構並召開會議來推進"新數"。至六十年代中期,"新數"的發展達到了高潮。
"新數"運動的主要改革方向是學校數學教學內容,兼及數學教學方法等方面,改革情況主要是:
(1)增加現代數學內容。如集合﹑邏輯﹑群環域,矩陣﹑向量﹑微積分﹑統計﹑計算機科學等在"新數"教材中均有反映;
(2)強調公理方法。認為代數也應該和幾何一樣公理化;
(3)廢棄歐幾裡得幾何
(4)強調結構,組成綜合的數學課程,用集合﹑運算﹑關係和映射等把數學課程統一為一個整體;
(5)削減傳統的運算。繁雜的三角恆等式﹑分式化簡被認為缺乏應有的實用價值而刪去;
(6)追求新的處理方法,強調趣味性和直觀性,提倡發現法。
"新數"運動使世界上大部份國家的中小學數學教育面貌有了巨大的變化,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認為其趨勢可歸納為:
(1)數學被作為一個開放體系呈現出來;學生努力從什麼是要加以發現的和(或)發現方法未明顯給出的問題著手進行學習;
(2)讓學生對所使用的方法有明晰的概念,要求能對歸納法和演繹法所起的互為補充的作用有所鑒識;
(3)認為激勵學生學習數學的動機來自內部因素即興趣;
(4)從被動地接受解釋性的教學逐步變成主動地捲入到以問答式來學習數學;
(5)課堂教學組織更為靈活;
(6)數學概念通過螺旋式的方式加以呈現;
(7)圖像和各種直觀傳播物大量運用,引起了一系列"數學心理"問題。
雖然"新數"課本的生動設計以及為提高學生興趣而採取的種種措施受到公眾的推崇,但是"新數"本身的缺點:過份強調公理化和嚴謹性,導致學生計算能力的削弱;貫穿"新數"教材的集合論,在實際教學中不過關,產生許多形式主義的現象,等等。這些都導致數學教育質量的降低。再加上不少教師和廣大學生家長對"新數"感到陌生和迷惑,這就使得"新數漸漸喪失社會的支持。自70年代起,以美國數學家克萊因(M.
Kline〉﹑法國數學家托姆(R.Tome)等人為代表,對"新數"進行猛烈批評,這種批評愈演愈烈,至70年代後期,"新數"已呈現一派衰退之勢,美國人提出"回到基礎"的口號來取代"新數"。到了80年代,人們認識到產生"新數"運動的幾項社會原因,並未得到很好解決,所以各國輿論的主要趨向是對"新數"加以重新反省,接受"新數"運動的經驗與教訓,進一步推進數學教育的改革。[@more@]
引用自
http://steiner.math.nthu.edu.tw/disk5/enc/new-math.html

留言